(2022-11-30)
獨木舟航行挑戰成功大合照。
瞰新聞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臺北市學校環境教育中心(以下稱中心)於111年11月27日辦理111年度「川流不息與水共生河川造舟」環境教育暨水資源教育種子師生工作坊之獨木舟挑戰活動,本次活動安排親師生於暑假造舟工作坊合作完成之手作獨木舟,於臺北市境內開放水域下水進行獨木舟航行體驗活動,從而認識自己生活城市裡的河川溪流,藉此親近水域、認識水域、感受水域,進而培養關心水域的素養與精神,建立親師生對水域環境教育的認同。
本次航行挑戰活動從關渡宮的中港河碼頭出發,沿著淡水河往上游航行至社子島的富洲里渡船頭,航程中讓參與者學習橫渡基隆河,體驗在河川上操縱獨木舟的方式,學習划船的技巧並觀察淡水河左右兩岸相異的景色風光,也帶領參與者進入紅樹林包圍的秘境水道,訓練進階的獨木舟操控技巧,並透過近距離接觸,獲得最直接的紅樹林生態體驗。
胡適國小陳明仁老師多次帶領學生參加造舟工作坊,陳老師表示:「透過工作坊可以讓學生有更多元的學習體驗,真正學習如何互助合作。」;首次參加的施凱文同學則分享划船初體驗的感想,他表示:「用槳划水時覺得很重,需要的力氣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大。」;家長高幸玉小姐也分享陪伴兒子參加工作坊的感想,她提到:「透過造舟活動與航行挑戰,能讓孩子在真實情境中學習互助合作,進而完成任務與挑戰,這是很寶貴的經驗。」
和平實小的陳又維老師分享首次操作獨木舟的心得:「剛開始航行時不熟悉槳的使用與船隻方向的控制,經過與夥伴的溝通後漸入佳境。」;同樣來自和平實小的何恩盈同學、龔子媛同學及家長劉思秀小姐分享了操舟的實際體驗,她們認為:「進入紅樹林秘境水道時,由於水道寬度較窄,需要調整划槳的速度與吃水深度,才能更精準控制獨木舟的速度和方向。」
胡適國小的林思亮同學連續兩年都參加中心舉辦的造舟工作坊,他特別注意到今年的手工舟比起去年的,在航行時搖晃的情況較為明顯,他推測可能跟船身的寬窄與船型有關,因為林同學完整參與獨木舟製作與航行挑戰的過程,讓他能比較、思辯學習經驗的差異,提出可能的解釋。教育的價值在為學習者創造屬於自己的經驗,同樣的獨木舟挑戰活動,不同的參與者會構築屬於自己的學習體驗,無論是獨木舟的操作、划船的感受、水域環境的認知,或是對互助合作的體會,都代表著獨特的教育意義與價值。
未來中心會持續辦理造舟工作坊,期望透過手作獨木舟活動、水域操舟學習,讓更多人體驗臺北水域環境的美好,喚起更多人關心水域環境問題,投入更多心力思考、討論水域環境的相關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