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2)
臺灣獼猴:抱在一起取暖最舒服了(詹德川攝)
瞰新聞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臺灣北部天氣變化較南部明顯,近日隨著氣溫的驟降,也宣告冬季正式來臨。臺北市立動物園匯聚了來自熱帶、溫帶、寒帶等不同氣候帶的物種,如何維持動物們舒適的居住環境,也是照養團隊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
大型動物如非洲象、長頸鹿等等,在天氣轉涼時,保育員會開放戶外活動場連接室內欄舍的通道,讓牠們自由選擇出入室內外,如果覺得外頭天氣太冷,可以回到設有「暖氣」的室內避寒。其他草食的牛科、白犀牛等動物,除了照養環境內植被較茂密、動物們可以自行遮風避雨外,保育員也會額外在地面鋪上厚厚的「乾草」提供保暖。而大型貓科動物如非洲獅、孟加拉虎,由於自帶厚厚的毛皮,且戶外活動場同樣設有樹木、岩壁防風,保育員僅需要調整「冬季食譜」,增加食物量,提供大貓們儲備足夠的脂肪過冬即可。
對於手腳靈活的靈長類動物,動物園的照養環境裡同樣設計了多處樹洞和仿岩提供遮風避雨,天冷時保育員還會額外提供「麻布袋」,聰明的紅毛猩猩會將麻布袋披在身上,就像穿上一層保暖外套,之所以不提供棉毛製品,是因為棉毛纖維容易沾附在動物身上,可能導致誤食而不利健康,另外天冷時保育員甚至會特別熬煮暖呼呼的「薑茶」,讓動物們能夠從內暖到外。
當然,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其實就是在戶外活動場,暗藏多處「地熱」及「暖風口」,動物們會自行循著熱源找到最舒適的地方休息,又或者直接回到室內「放寒假」。遊客如果在戶外沒找著動物,別灰心,可以趁此機會走訪兩棲爬蟲館,由於兩爬動物必須依靠外界溫度來調節體溫,因此照養上特別注重溫度的調控,各種照燈、熱能、紫外線設備齊全,不論室外降溫幾度,爬蟲動物的生態箱都會維持在攝氏25度上下。
冬季天氣冷颼颼,動物園內的動物們也變得懶洋洋,不過顯然「溫帶區」的動物們可不這麼想,遊客平時難見的小貓熊、北美灰狼等,到了冬天可說是越冷越活躍,同樣喜歡低溫的還有大貓熊,涼涼的天氣正適合出戶外玩耍,在沒下雨的日子,遊客都有高機率在戶外活動場找到牠們。地球四季循環、生生不息,冬季的動物園別有一番風味,歡迎民眾前來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