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9)
台中雙軌推動地方創生成效佳!
記者黃小琦/台中報導
「地方創生」是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於2014年提出的地方治理方式,期透過中央與地方政府協力,創造就業機會、鼓勵青年留鄉,打造地域經濟系統引領地方復興、再生與發展。市長盧秀燕29日主持市政會議指出,地方創生有四大目的,包含創造工作機會、吸引新人口移入、建構符合新時代安心的地方生活、實現年輕世代結婚生產育兒期望等,台中早期也有如「一鄉鎮一特色」等相關政策,推動地方創生迄今已有不錯成果,但不能以此自滿,未來將繼續努力。
盧市長指出,在創造就業機會、吸引人口移入及建構安心地方生活方面,近幾年台中工業發展蓬勃,也帶來大量就業人口及增加工作機會,台中不只市區維持繁榮,蛋白區也紛紛開始發展,如海線的梧棲、清水等區人口持續破紀錄,在台中可安心工作與生活。
在實現年輕世代生兒育女的期望部分,盧市長提到,中央希望每名幼兒托育費用支出最高不超過當地區家庭可支配所得的15%,台中市只佔大概3%左右;因台中提供大量補貼和建構友善環境,所以養兒育女負擔較低,同時也促進年輕一代婚育意願,台中市結婚率為六都第一。
盧市長也提到,地方創生不只是大案子,更可從微型做起,例如她昨日主持南區三里活動中心啟用典禮,南區區公所採購在地社區製作的鳳梨酵素清潔劑作為紀念品便宜又好用,不僅用於活動,也是支持地方創生的一種表現。
29日市政會議,研考會主委劉彥澧以「台中市地方創生推動實況與成果」為題進行專案報告。劉主委表示,台中市的地方創生採「雙軌推動」策略,第一軌是配合中央推動,市府於109年成立了專管平台,輔導各區提出計畫與中央對接,申請中央的預算補助。第二軌是自去年開始,市府委託專業團隊盤點地方特色,導入輔導量能,扶植深耕地方的個人和團體,建立可永續的創生策略。
劉主委說明,地方創生政策是由國發會統籌,並於110年開始成立分區的輔導中心,進行資源跟資訊的雙向交流。台中市地方創生專案管理平台於提案初具雛形時,即會邀請國發會中區輔導中心團隊共同訪視。為發掘在地力量,團隊在112年針對東勢、大甲、清水、梧棲、沙鹿、龍井、大肚等7個行政區進行45次田野調查,並辦理4次共識會議及6次專家輔導,完成1案地方創生計畫。
劉主委指出,台中市地方創生政策推動至今,已爭取超過2億2300萬元的中央補助經費,提案區域包含霧峰、外埔、和平、大安、石岡、中西區、新社、后里、大肚等。市府也不斷的挖掘在地品牌,包含梧棲社區的海口腔協會、西區民生路老宅等眾多團隊,盼打造在地品牌,也期待各區能不斷檢視地方特色,公私協力打造永續地方創生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