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綜合新聞 Taichung
中市首座公立寵物生命紀念設施落腳大甲

(2024-12-24)

中市首座公立寵物生命紀念設施落腳大甲

立委楊瓊瓔辦公室執行長洪柳益、中市議員楊啟邦與農業部協調,為台中市爭取設立首座公立寵物生命紀念設施。

 記者端木刀/台中報導

台中首座「公立寵物生命紀念設施」落腳大甲!經立委楊瓊瓔與中市議員楊啟邦共同努力,歷經近一年的溝通協調,農業部於12月18日正式行文核准於大甲區劍井段737-1及737-5地號兩筆特定農業區用地,興建寵物火化及納骨服務為主的生命紀念設施。

楊瓊瓔強調,「公立寵物生命紀念設施」將成為全台的示範,讓飼主安心送別心愛毛孩,改善寵物後事過於依賴私人業者現狀。

113年3月,市議員楊啟邦提案於大甲增設「寵物生命紀念設施」(包含寵物納骨塔與火化服務),以解決台中市目前寵物後事處理依賴私人業者、費用昂貴問題。然因地目不符導致計畫停滯,楊啟邦轉而向立委楊瓊瓔尋求協助,展開長達9個月的協調與溝通。

立委楊瓊瓔國會辦公室執行長洪柳益指出,根據農業部112年家犬貓數量調查,台中市目前有15萬隻家犬及12萬隻家貓,但至今無公立寵物屍體火化爐。楊委員自今年3月起,多次向農業部及內政部爭取「殯葬用地」增訂寵物生命紀念設施作為使用項目,然而第一次送件時遭內政部否決,經多次資料補充與會商後,內政部同意放寬限制,並在12月獲農業部核准,將大甲區劍井段的兩筆閒置用地規劃為台中首座公立寵物生命紀念設施。

林儒良說明,台中市公立寵物紀念設施基地面積約2700平方公尺,建築面積612平方公尺,將設置火化爐、冷凍保存櫃及追思空間等,提供個別火化或集體處理,每年火化處理量約4000隻犬貓,不僅服務飼主,也能協助處理動物之家收容的流浪動物及街道犬貓遺體,提升城市公共衛生與環境品質。

洪柳益進一步說明,近年國內寵物飼養風氣盛行,每年新增犬貓登記數量已超越新生兒數量,且犬貓的壽命較人類為短,未來將有大量需求湧現。「飼主已將寵物視為家人,寵物的身後事不僅是飼養的重要課題,更是療癒飼主走出傷痛的過程。」期盼未來台中第一座公立寵物生命紀念園區提供的服務及設施,讓毛小孩臨終後也能得到適當安置,同時推廣愛護動物及尊重生命觀念。

除了大甲的寵物生命紀念設施外,台中市政府動保處提出動物收容處所增改建計畫也有新進展,包括后里與南屯園區升級總經費2億5125萬元,用於升級結構體、改善醫療防疫及新增病理解剖設備等,將有效提升收容動物的醫療照護與居住環境,同時增設貓隻展示區及衛星認養站,提高流浪動物的認養率。

對此農業部動保司副司長陳中興允諾,中央將全力協助經費到位,以提升收容動物醫療及改善居住環境。市議員陳本添、邱愛珊則感謝楊委員爭取中央經費挹注,並表示,這些動保設施不僅服務飼主,也能讓城市在動保政策上向前邁進一大步,「這是對生命的最大尊重,也是文明城市的表現。」 

洪柳益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推動寵物生命紀念設施與動物收容處所增改建計畫,是楊委員長期以來努力的目標之一。「我們不僅要提升城市的基礎建設,更要讓生命在台中市都能被尊重。」未來將持續爭取中央資源,讓台中成為生命尊重與動物友善的典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