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綜合新聞 Taipei
持續擴大匡列 柯文哲:能否接近清零的目標在這週

(2021-07-15)

持續擴大匡列 柯文哲:能否接近清零的目標在這週

可使用台北通app進行疫苗預約

台北訊

15日中央公布臺北市的確診案為9例,柯文哲表示,這個星期是檢驗施打疫苗和篩檢的制度,能達到多少效果的關鍵期,因為在第26週進行了相當大規模的篩檢,將許多社區潛藏黑數都撈出來,接著第27週就降一半了,能否達到接近清零的目標就在這週。
 
柯文哲說明,從15日新增的9例中,分佈在萬華、大同、中山、文山,表示還是有潛藏的感染源在社區。確診案例雖然減少,但匡列的範圍變大,居家隔離的人數就同樣維持在1,000人,希望利用匡列更大的範圍,將病毒徹底殲滅。
 
對於15日全臺死亡6例,柯文哲表示自己身為醫師,認為死亡率高的問題在未來還是必須去做研究,到底是黑數太多造成的,還是有什麼樣其他的原因。
 
環南市場15日進行第三次的大規模篩檢,柯文哲提到,在7月1日時篩檢了2,786人,篩出了41個陽性;7月8日時,則是篩檢了2,433人,篩出了3個陽性;15日則篩檢了1,675人,會再觀察效果如何,而疫苗也應該在當日發揮效果,更要謝謝臺北榮總協助做篩檢。
 
柯文哲表示,疫苗還是終究的解決方案,14日施打了34,000人,一個花博爭豔館如果只打了一個早上與下午,可以打14,000人,連同晚上可以打到20,000人,而且因為有圓山捷運站、交通方便,一天20,000人出入是能夠應付的。柯文哲補充,15日還有6,494人在花博施打,自己認為空間、動線、冷氣都不錯,14日打了一天後,下午馬上進行檢討會議,動線會更完善。將來除了診所、健康服務中心與醫院外,在可見的未來並不需要再去開其他大型的疫苗接種站,有一個花博就夠了。
 
面對各界最關心的解封情形,柯文哲說明,目前印度變種病毒已經侵入140個國家,美國一天還是有2萬、3萬人左右感染;日本、韓國最近則是提高防疫標準。他認為在防疫與經濟發展中要取一個平衡,開放的過程中還是要很小心,特別是現在疫苗覆蓋率還是太低了。柯文哲說明,現在一旦有確診者,就要調閱監視器,檢查在發病前3天去過哪些地方,如同辦案一樣;同時要找電信足跡,檢查確診者講的話是否可靠,還要跟忍者龜一樣,在下水道系統檢查有沒有病毒的RNA,透過很多方法才能將1、2個潛伏的感染源找出來。
 
柯文哲說,因為中央有疫苗預約的系統,臺北的系統將功成身退。但臺北市也會在中央的系統基礎上提供更好的服務,目前如果使用1922公費疫苗預約系統的人,要去下載健保快易通,並且輸入多筆資料。從一開始臺北市政府就很清楚要建立一個資通訊系統,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認證系統,不可能到不同的場域都要下載一個APP、這樣太不便民。臺北通是實名制,一次認證,再用臺北通介接上政務委員唐鳳的系統,就直接解決了。
 
柯文哲呼籲,請大家記得一卡(悠遊卡)、一通(臺北通)、一付(悠遊付),臺北通綁悠遊卡、悠遊付也綁悠遊卡、臺北通再綁悠遊付,各自串聯,就會在臺北建立好整個實名制系統,如同最近在環南市場用悠遊卡認證,有打過疫苗的人「嗶」一下就能進入市場,不然一天進出10,000人怎麼檢查。
 
資訊局長呂新科也說明臺北通如何介接唐鳳的疫苗預約系統,市府很感謝唐鳳政委與衛生福利部的指導,讓臺北通的APP在市民身分認證後,可以直接串連1922疫苗預約系統,如此就會讓民眾有更多元的管道與更便利的服務,進而取代去藥局或便利商店進行預約。呂新科表示,整個運作模式基本上非常簡便,根據以下步驟就能使用,第一,是打開臺北通APP後點選「服務」,接著「疫苗預約」功能選項;第二,進去後就能串連到中央的疫苗預約系統,選定必要的時段與地區,就能進入整個確認完成;最後,在預約完成後,會把結果回送給臺北通,所以能夠在臺北通查詢到整個預約結果,讓民眾方便做疫苗預約的管理與查詢。
 
關於15日臺北市公布2例的疫調足跡,黃珊珊表示,1例為案15424,這個案例的足跡也是市民朋友關心的,此案特別之處在於,他的父母在5月份確診,他曾經在5月16日至5月29日被居家隔離,並且居家辦公,他算是居家隔離後解隔的人,個案的父親也已經居隔完回到家中,媽媽則在住院,因為他要去醫院探視媽媽才被要求採檢,這個個案並沒有任何的症狀,CT值為29,所以會比較擔心他在IKEA的時間比較長,在好市多內湖店就沒有待這麼久,主要是這兩個場域都是一般消費者不特定多數人會出現的地方,也請大家在這段時間有去這幾個大賣場的民眾提高警覺,回想自己相關的足跡。
 
黃珊珊接者說明,第二個案例是一位婦人,為案15426,該案的丈夫在7月11日確診,同時間被居家隔離與匡列,她在7月10日就有些不舒服,7月13日在精準疫調下,發現當日確診。所以往前推找了居隔之前的足跡,希望在這段期間有到全聯西門町店的民眾可以注意時間與身體狀況,如果有不舒服請麻煩出來篩檢或就醫,並提高警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