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3)
外籍漁工因長期海上工作,飲食加上菸酒問題,多數有口腔疾病,參與義診的牙科醫師,除進行口腔治療外,教導正確刷牙保健習慣。
高雄前鎮漁港為全省遠洋漁業重要漁港, 漁獲量與外籍漁工人數占最大宗,內政部移民署與慈濟基金會多年合 作,於屏東東港漁港辦義診活動,照顧廣大外籍漁工,2日首次為高雄前鎮漁港的兩百多位外籍漁工義診與衛教宣導, 守護異鄉討海人的身體健康,充分展現台灣的友善與熱情。
此次活動由內政部移民署高雄港國境事務大隊結合慈濟人醫會、 高雄市政府海洋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等單位共同舉辦, 義診對象為前鎮漁港的外籍漁工。 移民署高雄港國境事務大隊隊長黃天順表示,外籍漁工為台灣打拼經 濟,其貢獻不容小覷,除一視同仁外,給予與台灣勞工相同尊重,並 積極防治人身權益遭不當剝削,獲美國國務院評比亞太地區人口販運 防治第一名。
每年年底是高雄前鎮漁港遠洋漁船自北太平洋海域返航的季節,光是 去年11、12月進港的遠洋漁船高達90餘艘, 外籍漁工近五千人,遠洋漁獲量與外籍漁工人數佔全省最大宗, 移民署與人醫會藉漁船返港旺季, 首次將義診場地自屏東東港移至前鎮漁港。
慈濟高雄區人醫會藥師蔡江灣表示,義診項目包括家醫科、肝膽科( 含腹1部超音波)、心臟科、神經內科、婦科、牙科、眼科、外科、 骨科、皮膚科、復健科、中醫(含針灸)等十個專科,醫、護、藥、 醫檢師六十多人,加上協助掛號、引導、翻譯、現場後勤、 場地搭建及製作餐點的志工,高達上百人投入這次義診。
記者郭文君/高雄報導
使本次活動進行順利,正確協助漁工們就診,包含印尼、越南、 菲律賓等數十名新住民主動擔任翻譯志工。 來台三年多的菲律賓籍看護Nica(音譯妮卡),精通菲、英、 中文三種語言,多次跟著僱主去慈濟協助茶水熱食, 首次投入義診活動,用家鄉話服務鄉親,讓漁工可以好好向醫師詢問 健康問題。
討海資歷一年半的21歲菲籍漁工Froiven(音譯佛伊賓), 因抽菸、喝酒、飲用咖啡又愛吃甜食,檢查發現血糖高、心肌缺氧、 心律不整還蛀牙,人醫會醫師除為他進行口腔治療外, 不忘勸導戒菸酒、咖啡,少甜食,並建議僱主協助深入心臟檢查。
慈濟基金會表示,外籍漁工因長期海上作業, 身體有病痛往往只能忍耐。移民署自103年邀請合作, 每半年固定於東港舉辦一次義診,每次服務逾百位的外籍漁工,此次 特別擴大在前鎮漁港舉行,以實際行動替外籍漁工檢查身體、 醫療及衛教宣傳,盡力為長時間在船上工作的漁工解除病痛, 給予心理關懷與後續追蹤,感謝外籍漁工長期對我國遠洋漁業的付出 與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