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綜合新聞 Kaohsiung
雁鴨大軍茄萣濕地過冬 稀見白額雁再現芳蹤

(2021-11-03)

雁鴨大軍茄萣濕地過冬  稀見白額雁再現芳蹤

茄萣濕地的稀有候鳥「白額雁」(黃志煌拍攝)。

記者郭文君/高雄報導

北半球進入秋冬時節,來自北方的候鳥自9月初陸續到茄萣濕地過冬。其中,最新亮相的「白額雁」為台灣稀有的冬侯鳥,去年有5隻短暫停留的紀錄,今年11月再度光臨,展現高雄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育成果。

2021年的茄萣濕地猶如金庸筆墨中的華山,秋風涼意起,各地鳥林中的高手,以珍稀般的姿態,現蹤在茄萣濕地,從9月初開始週週都有刷版紀錄,有紫鷺、池鷺、彩䴉、澤鵟、黑翅鳶等,現在最新亮相物種是來自西伯利亞北方凍原草地的「白額雁」。

工務局表示,雁鴨科的鳥類在全球上有150餘種,在亞洲地區紀錄有62種,台灣有34種,多為過境鳥和冬候鳥。雁鴨類在茄萣濕地屬優勢族群,歷年的紀錄曾經出現稀有的花鳧(翹鼻麻鴨)、鈴鴨(斑背潛鴨)、澤鳧(鳳頭潛鴨)、紅頭潛鴨(磯雁)、瀆鳧(黃麻鴨)、花嘴鴨、天鵝及白額雁,比較常見的雁鴨科鳥類有白眉鴨、小水鴨、花嘴鴨、琵嘴鴨、尖尾鴨、赤頸鴨、赤膀鴨等。

養工處補充,根據今年茄萣濕地鳥類觀察,琵嘴鴨是雁鴨科數量最多的族群,其次是赤頸鴨,數量都上千隻,而每年的9月時最早來報到的白眉鴨,其數量達到巔峰期至少有4-5千隻的數量佔滿整個水域,水池裡萬頭鑽動的「水中倒立」表演水上芭蕾及滿天飛舞的鴨群的景觀,渾然天成為茄萣濕地最經典的畫面。茄萣濕地明顯受到這群嬌客的喜愛,越來越多雁鴨科族群陸續現蹤,2020年12月更紀錄發現稀有的巴鴨跟羅文鴨各一隻夾在雁鴨族群中,互相切蹉打架的畫面超級吸睛,鳥友們爭相走告這逗趣的畫面,茄萣濕地每年締造物種光臨新紀錄,棲地保育成效年年有斬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