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6)
腦中風別怕,物理治療師提供三招在家復健運動。(圖/記者逄緯喆攝)
記者逄緯喆/高雄報導
資深音樂人袁惟仁及前行政院長陳沖先後傳出腦中風,隨著天氣忽冷忽熱氣溫變化大,除了要當心別中風之外,一旦不幸中風,專家提醒,在生命徵象穩定後,應能儘早開始復健治療,把握這原則,不僅可以避免臥床,且有高達七到八成的人可以恢復行走能力,回到原來的生活,不讓中風拖垮一家人。
56歲的陳先生半年前就因突然半邊肢體無力送醫,經外院醫師診斷為出血性腦中風,並有右半側偏癱的後遺症,他在生命徵象穩定後馬上轉往「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接受物理治療。該院復健室物理治療師徐佩萱指出,陳先生原本無法自己轉位下床,也沒法從輪椅上站起來,經接受翻身、轉位及坐到站等練習,幸好漸漸在六個月後,能在不需家人輔助下,自行完成一些日常生活活動。
物理治療師徐佩萱表示,中風復健很重要,只要能越早開始復健,就越能達到較好的恢復。通常中風後的六個月內為復健黃金期,恢復運動能力最快,偏重於讓患者恢復日常生活功能為主,包括,翻身、床上坐起、床上移位到輪椅、行走及上下樓梯等。同時也能防止關節僵硬、孿縮及褥瘡。
徐佩萱也提醒,在復健期當中,除了患者意志力和心情調適之外,還需要家人的幫助,因為中風患者通常有半側偏癱,常會忘記使用患側,家屬一定要常在患側,和病人溝通互動。在機構的復健治療之外,徐佩萱物理治療師並提供三招自己在家可常做的復健運動,可早、中、晚做三遍,每一遍十下,目標就是恢復原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