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綜合新聞 Taoyuan
打造生態水都 青禾藝術公園景觀工程預計2022年7月完工

(2022-01-03)

打造生態水都  青禾藝術公園景觀工程預計2022年7月完工

鄭文燦、農田水利署署長蔡昇甫與貴賓進行動土儀式。

瞰新聞生活中心/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鄭文燦3日上午前往青埔公2公園,出席「桃園大圳5-5號池綠美化景觀工程暨裝置藝術」開工典禮。鄭文燦表示,桃園大圳5-5號池為青埔四大埤塘之一,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與市府共同推動綠美化景觀工程,包括桃園大圳5-5號池2.4公頃,及青埔公2公園1.6公頃,共計4公頃的埤塘綠地,預計2022年7月完工,將命名為「青禾藝術公園」;公園入口處以舊地名「赤牛稠」設置童趣吉祥物「赤牛牛」,並新建380公尺景觀步道串聯涼亭、觀景平台、裝置藝術及兒童遊戲區,未來與鄰近的橫山書法藝術公園及青塘園結合為埤塘綠色廊道,後續市府也將針對公園進行改造並結合地景藝術作品,讓位於老街溪及新街溪中間的青埔,透過埤塘串聯成為生態特色水都。

鄭文燦談到,早期農業看天吃飯,桃園先民以畚箕及鋤頭開鑿許多埤塘,桃園因此有「千塘之鄉」的美譽,而埤塘除了有灌溉等水利功能,也具有都市景觀、市民休閒、滯洪及調節氣候等功能,農田水利署也計畫針對編號埤塘進行浚深,未來將能大幅增加防災滯洪功能。此外,桃園升格後市府己進行40口埤塘改造工程,深受市民喜愛,未來市府也將持續與農水署攜手合作,結合滯洪池或景觀池等設計,讓埤塘可以多元利用,營造更多友善的親水環境。

行政院農委會農田水利署署長蔡昇甫表示,水是生命的泉源,也是農業發展的命脈,更是國家社會發展的基礎。台灣因為山高坡陡流急,下雨後雨水很快地就會川流入海,因此桃園先民建造埤塘留住水源、灌溉農作物,讓桃園地區原本的「看天田」變成沃野良田,進而帶動工商業及科技業的發展。由於台灣約90%的埤塘皆集中在桃園,2021年的百年大旱桃三灌區不僅順利收成,市府也善用埤塘水源支援工業及民生用水,避免桃園陷入分區限水窘境。此外,埤塘還可避免城市發展所產生的「熱島效應」,是桃園非常珍貴的資產。

蔡昇甫說明,本案工程總經費約1,633萬元,為顧及周邊步道沿線安全性與環境品質,設計團隊善用綠色工法及材料,植栽也以當地原生植物為原則,區內保留老樹及多孔性生物棲住空間,以維護生態多樣性。此外,工程首創利用灌溉水門架設觀景台「浮雲亭」,並利用堤岸邊坡角度設置溜滑梯及兒童遊戲區;未來整地剩餘土方也將就地回填,打造「一方道」藝術廊道;水上則以透空、重疊、有機與柔軟視覺呈現「凝露」大型水上裝置藝術;夜間照明採用低尺度之LED燈具,兼具友善自然環境及安全維護的訴求,期盼青禾藝術公園讓更多民眾親近埤塘,成為親子休閒的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