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7)
柯文哲出席台北市後疫情時代產業數位轉型政策白皮書2.0發表會。
瞰新聞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7日出席「後疫情產業數位轉型政策白皮書2.0發表記者會」,會上柯文哲與昆士蘭台灣投資貿易辦事處劉培希處長進行對談。主持人問到對於這次疫情市長改變了那些城市治理的優先順序?柯文哲表示,台北市政的推動本來就有既定的期程,每天早上七點半晨會,定期會報告社宅的改建計畫、市場改建計畫、捷運環狀線,但疫情是突發事件,所以在每天固定的報告當中,有新的問題就加進來討論。
柯文哲說,這次疫情最大的特色是他要求台北市政府原來的市政都不准停,一切照計畫走,不能因為遠距而會議都不開,疫情緊急就多召開防疫會議,現在就是星期一、三、五。他說我們沒有因為疫情而改變市政,只是在既有的基礎之上隨時來處理。
柯文哲表示,後來發現最大的力氣還是要放在轉型,不要再多討論振興,因為這個世界已經不一樣,電商、物流、無現金交易、宅經濟都已經出現,與其希望回到過去,不如勇敢朝向新常態前進。
身為台北市居民的劉培希處長,他認為台北市做的最好的是交通,他1996年第一次來台灣,當時捷運還沒蓋好,到現在有了大數據跟IoT,要坐公車、騎YouBike都能透過App隨時掌握車況資訊,這部分是他覺得做的最好的。
主持人問到市長心目中的產業大數據平台,希望創造什麼樣的效益?如何平息民眾對隱私、數據所有權的質疑?柯文哲表示凡事都有利跟弊,他舉例使用電腦、網路系統就會面臨到資安的問題,要使用數據就會牽涉到個資問題,常常是科技走在法律前面,在21世紀數據變成很大的資產,但也有隱私權侵犯的問題,台北市政府有資料治理委員會,有爭議所以公開透明,把遇到的問題拿出來講,一群專家來討論有沒有隱私權的問題,要不要去個資化,其實大部分大家都有共識,除了少數問題才要拿出來討論。
柯文哲說,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標準,所以一定要制定法律,台灣也不要因為這些問題不敢前進,像電子身分證早就該上路,特別是資料要做成商用的規範早就要立法了。
柯文哲提到愛沙尼亞的經驗來看,一個國家要建立E化,最重要還是identification識別的問題要先解決,所以台北市政府最近在推一卡一通一付(台北通、悠遊卡、悠遊付),他認為這系統一建立會更有助於架構其他東西,基礎建設還是政府要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