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綜合新聞 Taoyuan
鄭市長出席「今周刊-2022 SDGs卓越城市論壇」  暢談多元社福創造桃園人口紅利,達成社會正循環  

(2022-08-11 16:05:24)

鄭市長出席「今周刊-2022 SDGs卓越城市論壇」  暢談多元社福創造桃園人口紅利,達成社會正循環  

鄭市長與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以「城市永續,與民同行」為主題,分享各自的城市治理經驗。

瞰新聞生活中心/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鄭文燦10日下午前往台北市,出席今周刊-2022 SDGs卓越城市論壇,以「完善社會福利,友善生養好生活」為題,分享桃園的友善社福政策,並於專題演講後,由今周刊研發長王之杰擔任主持人,邀集鄭市長與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以「城市永續,與民同行」為主題,分享各自的城市治理經驗。鄭市長認為,積極性的社會福利政策不應被視為財政負擔,而是導引整個社會邁向有生產力、有正向循環的途徑。
 
鄭市長首先談到,近8年來,桃園人口成長約21萬人,目前總人口數將近227萬人,且平均每年出生人口也超過2萬人,占去年全台灣出生人口15萬人中八分之一;此外,桃園人平均年齡40.5歲,低於全台平均數43.4歲,是六都中最年輕的城市,尤其在老年人口的指標上,桃園僅約13.6%,顯示在年輕指標上桃園具有優勢。
 
鄭市長指出,為支持生育,桃園104年率先全國開辦「333育兒政策」,提供每胎3萬元生育補助津貼、3歲前育兒津貼每月3,000元,推動至今市府所編列的預算近50億元,已有超過15萬人受惠。後來中央也全面推廣,跟進推出「0-6歲國家一起養」政策,並自今(111)年8月1日起將育兒津貼再提高到每月5,000元,盼讓年輕家庭甜蜜多一點、負擔少一點、幸福多一點、壓力少一點。
 
鄭市長也說,在托育補助方面,除了中央的托育補助外,桃園另對送托準公共化保母加碼補助1,000元,送托準公托化托嬰中心加碼補助2,000元,可大幅降低年輕家庭的育兒負擔,108年迄今發放加碼金額已逾2億8,000萬元,超過2萬人受益。另外,市府也致力布建公共托育設施及親子館,其中,公共托育設施市府以「一生活圈一公托」為目標,透過運用社會住宅場地、爭取公益回饋空間、市民活動中心、學校、新建社福場館等多元策略,持續布建公共托育設施,目前桃園公托設施已從升格前1家,大幅提升至39家,未來市府將持續努力,以達成62家公托設施為發展目標。
 
在布建親子館方面,鄭市長指出,親子館是陪伴兒童學習成長重要的服務據點,桃園的親子館規劃多元主題,深受家長及孩子喜愛,目前桃園親子館共有21家,還有10家規劃中,相較升格前僅2家呈大幅成長,未來市府將持續加強親子館各項加值服務。鄭市長也指出,在準公共化服務方面,桃園透過公私協力的方式,擴大托育量能與品質,目前托嬰中心、居家托育人員簽約率已達95%,提供年輕家庭更多選擇。
 
鄭市長談及,桃園自104至111學年度,已累計增設109個幼兒園444班,共計1萬2,299個就學名額,公共化幼兒園涵蓋率達43%,相較縣府時期核定的總額僅1萬1,661個名額已大幅增加,公、私幼比例已達成4比6的目標,且未來市府也將持續增設幼兒園,盼能緩解抽籤搶公幼名額的情形。
 
鄭市長表示,桃園首創推動「健康幸福家庭補助計畫」,提供四合一育齡婦女健康補助,涵蓋孕前健檢、唐氏症篩檢、羊膜穿刺檢查、不孕症費用補助、中醫助孕養胎等項目,累計超過5萬人次受惠,不僅提供生育友善環境,提升生育意願,也幫助更多年輕家庭圓夢生子。
 
鄭市長說到,桃園A、B、C級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達942處,布建密度相當高,包含53處A級整合服務中心、551處B級各項長照服務中心、338處C級巷弄長照站。在日間照顧中心部分,市府以「一國中學區一日照」為布建目標,目前已從升格前2家,提升至60家;居家服務單位從升格前4家,提升至99家;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中心則從升格前0家,提升至7家,盼舒解照顧者壓力,給予照顧者最大的支持。
 
鄭市長也說,桃園是原住民族的第二個故鄉,原住民人口達7萬9,500人,僅次於花蓮縣,為全國第二高;市府也持續布健原住民族文化健康站,目前已從升格前4處,提升至34處(復興區13站、都會區21站),提供母語傳承、幼兒托育、長照等多元服務,並持續培養具有文化敏感度的原民照服員或長照人才,期盼為原民長者提供最貼心的照顧服務。
 
在長者多元化照顧方面,鄭市長指出,市府推出老人健保補助、敬老禮金、假牙補助、長者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其中,老人健保補助每月最高減免826元;敬老禮金包括三節禮金及重陽禮金,每節2,000元,另有敬老愛心卡提供每月社福點數800點補助;而假牙補助則分為全口4萬、半口2萬,推動至今,累計補助近5萬人;此外,106年桃園領先全國,率先提供65歲長者升級施打新型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的政策,實施以來,肺炎感染發生率逐年下降,由102年每十萬人口2.7人,下降至110年每十萬人口僅0.79人。
 
鄭市長也指出,在疫情期間,桃園提供長者貼心的COVID-19疫苗接種服務,除由民政系統造冊,開設社區接種站分時、分流外,還提供免費愛心計程車接送、700元超商禮券及桃園好米1包,讓桃園全年齡1、2、3劑疫苗接種率皆為六都最高。
 
鄭市長表示,桃園約有11萬7,790名移工,外配家庭也達6萬5,000人,為完善新住民照顧服務,市府於106年成立「新住民聯合服務中心」、107年啟用「新住民文化會館」,去(110)年更創六都之先,於社會局成立「新住民事務科」,專責統籌跨局處新住民福利政策與措施,去年底「新住民培力中心」也正式營運,加強扶植新住民的經濟力、就業力及文化力,積極打造桃園為新住民友善城市。
 
鄭市長認為,社福館舍是第一線為民服務的福利提供者,除要提高市民可及性外,微型社福設施更要普遍化,104年至今市府爭取超過320處基地或公有館舍,以民眾需求為中心,提升服務輸送品質與效率,設置各式社福設施,包含親子館、公托、家庭服務中心、身障小作所、早療發展中心、老人文康中心、老人日照中心、桃園女兒館、關懷據點暨巷弄長照站、NPO服務據點等。
 
在青年在地就業方面,鄭市長表示,市府辦理「青年就業三讚計畫」,包含「就業讚-青年安薪就業讚方案」、「證照讚-桃園市青年技術士證獎勵方案」、「學習讚-桃園市青年自主學習方案」,其中,「就業讚-青年安薪就業讚方案」,鼓勵桃園青年穩定就業,首度就業滿6個月即可領2萬1,000元,以及僱用單位僱用獎勵金1萬元,自104年推動至今,每年平均約有6,000人受益,且每位青年平均可獲得3個工作機會,就職媒合成功率達85%以上。
 
「證照讚-桃園市青年技術士證獎勵方案」,是針對青年參加技術士技能檢定並取得勞動部核發之技術士證者,予以獎勵,凡取得甲級技術士證者發給2萬元獎勵金、取得乙級技術士證者發給8,000元獎勵金;「學習讚-桃園市青年自主學習方案」則提供學分補助,協助青年減少學用落差。鄭市長也表示,隨著「青年就業三讚計畫」的推動,桃園在首度就業投保薪資已從2萬7,046元,逐步提升到3萬1,500元,逐步改善青年所得停滯及低薪問題。此外,市府也成立「中高齡就業服務中心」,透過職業再設計協助中高齡就業者重返職場。
 
鄭市長談到,市府打造十大青創基地,包含青創指揮部、安東青創基地、新明青創基地、桃園設計庫、北區青聚點、社企中心平鎮館、地方創生基地、數位轉型基地、職人孵化基地、A8加速器基地,不僅協助媒合創投、信保基金,也媒合許多顧問公司,目前已輔導超過500個青創團隊,協助青年圓創業夢。
 
鄭市長說,桃園推動社會住宅計畫,與中央攜手推動59處社宅,包括市府興辦41處及中央興建18處,總計約1萬5,216戶社宅,預計今年底將會完成4,000戶。而社宅租約以3年為一期,3成提供給弱勢家庭、7成提供給年輕人,且有警消人員保留戶。另外,市府也提供每月4,000元的租金補貼,109年度核定1萬8,245戶、110年度核定2萬388戶;在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方面,截至今年7月,桃園累計媒合4,063件,績效為全國第一,另有社宅家電、家具以租代買的創新模式。
 
鄭市長表示,桃園三心六線軌道建設,以桃園都會區、中壢都會區及航空城特區為三大核心,建構包含捷運機場線、捷運綠線、捷運棕線、捷運綠線延伸中壢、捷運三鶯延伸八德及桃園鐵路地下化等六線,完工後,北北基桃可透過軌道運輸連結,達成一小時生活圈,為首都圈有效減壓。
 
鄭市長談及,桃園在全國經濟力、就業力評比上,經常獲得肯定,近幾年社福力評比也提高許多。他認為,永續城市在社福政策上,不僅只是追求公平、追求縮短城鄉距離、追求保障經濟弱勢或經濟正義,更應注重「培力」的觀念,即是要讓被照顧者可以培力成長。鄭市長最後強調,積極性的社福政策可創造人口紅利,並成為吸引投資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若能從不同角度觀察,社福政策將不會是負擔,反而會是能夠創造社會共好的途徑。
 
鄭市長完成專題演講後,由今周刊研發長王之杰擔任主持人,邀集鄭市長與高雄市副市長羅達生,以「城市永續,與民同行」為主題,分享各自的城市治理經驗。首先,因應未來二、三十年高齡化的挑戰,鄭市長針對桃園的人口結構及人口政策的調整進行說明。他也進一步分享,因應「2050淨零排放」目標,台灣面臨能源轉型、低碳轉型挑戰,桃園如何以自己的城市特色,來發展再生能源及各種綠能,以及綠電目前的發展現況。最後,鄭市長則提出「韌性思維」,期盼在後疫情時代,桃園作為國門所在地,能從疫情之中汲取經驗,持續強化機場、港口等國家基礎設施的穩定運作能力,並在各項都市設計中,納入韌性思維,藉此加強城市防災韌性、社會韌性與產業韌性,以提升社會自主性及永續性。